《西南医科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青山有幸埋忠骨

摘要:青山有幸埋忠骨 青山有幸埋忠骨 □ 2016级医学影像学4班 刘雨璐 大多时候,青山总是静寂的,虽有虫鸟嬉闹,山风拂林,但它依旧沉稳安定,在一方土地上,默默撑起一片绿荫。可是,它也隐藏着危险。 如果可以,我希望四川木里的那片山林,永远不会被人所注意。没有雷击,没有火焰,没有逆风,没有天上30颗星子的陨落。 但最后,只能怀以沉痛的心情,道一句:青山有幸埋忠骨。 他们,原是森林的颜色。一袭戎装在身,无论何时何地,一声军令,刀山火海,在所不辞。曾有一位高中同学,大学入伍,给我讲过太多成为一名军人的辛酸与苦楚,无论是体力、心理和意志,都要承受常人所不能理解之苦。当我们还沉睡在温暖的被窝,他们就已奔跑在四五点的朝阳下;当我们放下手机进入梦乡,他们还在问候深夜的雷鸣和犬吠。同样是20岁左右的年龄,他们却已把青春奉献给了人民和祖国。木里牺牲的战士里,最小的才18岁,是一个在我们看来该在学校安静研学、享受生活的年纪,一旦军装上身,便义无反顾。墨绿,不像初春的新绿一般蓬勃,因为经受过烈火的炙烤和锤炼,永远烙在这片深沉的土地上。 他们,也有自己的角色。牺牲的消防员中,有孩子的父亲,有爹妈的孩子,也有妻子的丈夫。他们的朋友圈有着自己的职业特色:不是在执行任务,就是在奔赴任务途中。他们被父母赋予生命,却又如此突然地告别;被恋人赋予爱情和家庭的美满,一转身只留下支离破碎;被子女赋予父亲的责任和担当,永远不能参加下一次家长会……如果睁开眼就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一定是有人倾尽全力,为我们撑开了一片天,我们所能感受的安宁、温暖,背后不知是多少的家庭的隐忍和奉献,在他们本该美满的世界里,可能某一天就会多出一个空缺,从此再也填不上。 他们,身披国旗,踏过刀山火海,换来天下太平。无论是木里森林大火,还是天津化工厂爆炸;无论是汶川抗震救灾,还是远在他国的维和部队。任何有损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危的时刻,他们总是冲在第一线,以血肉之躯对抗灾害或外敌。世界很大,而我们很渺小,在自己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上安安稳稳地生活,殊不知他们也同样渺小,却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献以自己全部的力量,拼死保卫着身后的人民和祖国。如果说军装的墨绿是他们的保护色,那么脱下军装,他们身上是被热血浸染、是当之无愧的国旗颜色! 在几百公里外这个繁华的城市,在这个安静的夜里,总是想起那片森林,那场火,那些出生入死的一幕幕,想起年轻的他们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再也落不下来……欲说还休,终是意难平,脑海里反复念着、想着:青山有幸埋忠骨,赤心无愧保家国!

偷得浮生半日闲

摘要:偷得浮生半日闲 偷得浮生半日闲 □ 2015级临床医学11班 邓涯兰 在漂度重洋的航线上,将生命停靠在温暖的港湾,等待扬帆起航;在马不停蹄的旅程中,让生命歇息在安全的驿站,准备好再次快马加鞭。偷得浮生半日闲,做些“无意义”的事,让人生变得有意义,在浮躁忙碌的生活中给生命一个停靠点,一个中转站。 奔走在烟火人间,穿梭在城市森林,细腻的情感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粗粝的心灵是应对现实的生存需要,人们用金钱衡量价值,用物质丈量精神,一切“有用的”仿佛都被高高举起,一切“无用的”仿佛都被弃之敝履。 于忙里偶然偷闲,于闹中偶然觅静,让自己从用场的生活中跳出来,让蓬勃的生命力恣意流淌,在诗意的田野中尽情徜徉。梭罗垂钓瓦尔登湖,加缪垒山幸福不止,仓央嘉措白鹿踏雪,川端康成凌晨看花未眠,子瞻立于赤壁、衣袂飘扬,三变(柳永)游逛烟柳画桥、低吟浅唱……给自己半日浮生,逃离喧嚣,去迎那清新的春风吹拂,去瞧那向晚的云朵飘荡,去听那喧哗的海水翻滚……将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半日浮生不是慵懒的借口,无用之事不是无聊的浪费,而是生命的沉淀,人生的酝酿,匍匐,等待,为生命的爆发蓄势。不为声色犬马所迷惑,不为光怪陆离所沉迷,王澍以一颗对建筑艺术和文学艺术的赤诚之心来换取人生这场旅途的单程车票。作为建筑师毕业的他,面对唾手可得的物质财富,却用毕业后十年时间读康德形而上学导论,背诵《世说新语》,怀揣一本沈从文的《湘行散记》遁形于江西民居之中,潜心研究中国建筑。看似十年无用的沉默,却成为如今当红建筑师的所有灵感和潜藏;偷来的得闲,原来都是在为自我超越做铺垫。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武亦姝惊艳大众,不仅是因为2000多首诗词的记忆量,更是因为她身上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种古典气质,正是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两对关系,就是“道与器”“静与动”的关系。“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二者指向的都是撇掉浮面的泡沫、守住精神的根基、看到现象的本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让多少人沉下来,厚培了心性修养;“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又让多少人静下来,涵养了文化品性。偷得浮生半日闲,读读诗词,品品经典,在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帮助自己化解浮躁,静下心来修身养性。 正如王小波所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做些无用之事为生命添砖加瓦,在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这些小而温柔的事,是没投降的凌厉;而无用的琐屑,就是捍卫精神净土的最后那把尖锐匕首。 唯愿这半日浮生,佑你一世长安。

一位作家的纠结 两座城市的叹息——漫谈《双城记》主题

摘要:一位作家的纠结 两座城市的叹息——漫谈《双城记》主题 一位作家的纠结 两座城市的叹息 ——漫谈《双城记》主题 □ 山藤旧友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展现了1775年至1792年之间,巴黎和伦敦,或者说法国与英国的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1775年至1789年,法国正处于路易十四统治的波旁王朝,贵族阶级与人民阶级之间的矛盾非常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如书上所说:“街上看不到几个小孩,根本没有狗,至于村里的男女,他们在世上对前途的选择已经注定——要么,住在磨坊下面的村子里,靠仅能维持生命的最低条件生活;要么作为囚徒,在高耸于峭壁的监牢里被折磨死。”社会到处呈现衰败的景象。而这一时期的英国处在乔治三世统治之下,虽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但劳资矛盾比较突出,社会也是不安定的,正如书上所说:“几乎谈不上社会治安和人身保障。”整部小说在时间上的分水岭是1789年,也就是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法兰西共和国,许多人的命运都随着国家命运的转变而发生了逆转。小说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展开。 正如小说的名字所展现,故事总是围绕两个焦点展开:两个国家,两个城市,两处房产,两家银行,两个容貌相似的男主人公……它们虽然具有内在的独立性,但却又因为种种原因和纽带而紧密地联合在了一起。比如男主人公Carton和Darnay,他们都很有才华,但Darnay作为狄更斯笔下理想的人物形象,他是光明的,而Carton——“他空有真才实学和美好的感情,却没有办法,只有任自己消沉、萎靡、自暴自弃。”但他俩都爱上了Lucie,最后Carton又用自己的牺牲来换取了Darnay的生命,成全了Lucie和Darnay。两人性格、出身等都有很大差异,却因Lucie和法国大革命,命运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再如英法两地的特尔森银行,一个既宽敞又明亮,一个既阴暗又窄小,但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人狂热地将财产转移到英国,两地银行的前途和使命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作者通过许多平行呼应的意象,表现着两座城市之间的关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本人思想中的矛盾部分。 狄更斯创作这部小说的时代,即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从过去的利益联合体,逐渐演变为对立阶级,劳资矛盾非常突出,作者对贫苦人民的生活表示出极大的同情,并且希望改变社会现状,所以,本着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查尔斯·狄更斯不留余地批判了贵族阶级,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刻画和描写,比如小说中的Evremonde侯爵,他自私自利、阴险虚伪、冷酷无情,他的马车撞死了人,但他却不予赔偿和致歉,他曾害怕正直的Manette医生泄密而将他关进巴士底狱整整18年!但出于人道主义,狄更斯又不希望通过暴力手段来达到政治和社会的变革,就拿Defarge夫妇在小说中的形象来说吧!在小说的前半部,他们是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之一,是充满勇气和智慧的革命者,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尊敬和怜悯的,然而法国大革命胜利以后,作者却笔锋一转,将他们塑造成了冷酷无情的复仇者,尤其是Defarge太太,她最后竟然因先辈的恩怨而想加害于Lucie和她的女儿,落得被枪打死的结局。毫无疑问,作者对他们是持否定态度的。相反,作者塑造的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正面形象——Manette医生,却因着自己对女儿Lucie的爱而宽恕了害他坐了18年牢的仇人的侄子Darnay,宁愿自己忍受内心的煎熬,也要成全他们的幸福婚姻。 虽然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均体现出作者思想中的矛盾与纠结,但人道主义精神仍是这部小说的主要思想,特别是在小说高潮,狄更斯更是以爱情——这一温馨浪漫的主题作为载体,讲述了Carton为爱献身的故事,表达出了作者对人性的呼吁。“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将永远不死!” Carton曾忧伤低吟着这样一段话,我想,这也是狄更斯对人道主义的呼唤,是他为当时的社会悲剧循环找到的一条出路吧!

清明·念——祭扫忠山烈士墓有感

摘要:清明·念——祭扫忠山烈士墓有感 清明·念 ——祭扫忠山烈士墓有感 □ 2016级预防医学2班 陈 成 昏雨悼念思愁肠,青阶台上,素花一朵触默凉。青烟缕绕征歌响,烈士墓前,清酒两杯敬忠魂。 捐血躯,戍国疆,奉守一生高尚,永存汗青长廊。今国强,不诉国破离殇,唯念烈士儿郎。

芳华

摘要:芳华 芳 华 □2017级中医学2班 陈 攀 “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 ——题记 我喜欢电影《芳华》,不是沉迷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也不是沉浸人物悲剧的催人泪下,而是因为它真实。我素来不喜美国大片里泛滥成灾的英雄主义,也不喜当下一些影视剧里年轻演员所展现的僵硬演技,于是《芳华》成了我眼中的一枝独秀。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仿佛鲜少有人停下脚步,去追忆那已逝的芳华,回首那尘封于记忆深处的年代。 《芳华》是对青春岁月的回忆。从电影的第一幕,从那异常鲜亮的红色大字报开始,导演便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了——他曾是文工团里终日画着大字报的舞美设计。电影的原著作者严歌苓也同样出身文工团,这也就使得整部电影不显做作,而且处处充满情怀。 电影的开始是一段很有历史感的红色舞蹈,萧穗子几近完美的舞蹈身段和青春姣好的面容再衬以逆光的角度,整幅画面美得令人窒息,让人感动。我想,就算时代洪流中的他们都有着各自无法逃离的宿命,有的人今后的人生甚至会黯淡无光,但在这刹那芳华里,青春无疑是闪闪发光的,他们心中满是对未来的向往。 “不完整的家庭,不干净的背景,被所有人耻笑欺辱的存在,喜欢的人从来不敢去靠近,甚至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对所有人失望换来的是更加失望的发配前线,远离深爱的舞蹈,看清生死的重量,却承受不起过于巨大的褒奖,父亲去世,喜欢的人残疾,甚至自己也疯掉,最后在荒破中度过余生。”——这是何小萍的一生。 她的出场给电影带来了淡淡哀伤。她以为自己离开了那个把自己当做累赘和从未得到尊重的家,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军人,就能摆脱自己不被善待的命运。可结局也许就像电影里她的名字一样,这一生何尝不像是一个小小的浮萍,任凭雨打风吹。 犹记得她在野战医院送别战友萧穗子时坚决要她转告林丁丁:她永远都不会原谅她。虽然无力,但这何尝不是一句反抗命运的宣言呢?幸运的是,她对世界一直充满善意,她没有偏激地去报复任何人和事,她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执着与此。但也正因如此,在经历残酷的战争后,她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被压垮了……是的,她疯了,却也疯得如此平静,因为她的记忆只剩下那段舞蹈,那段芳华,它们是美的。 刘峰是活雷锋,是一个甘愿吃烂饺子的活雷锋,是一个主动去抓猪的活雷锋,甚至还是一个将原本属于自己的进修机会拱手让人的活雷锋……他为战友带东西,替林丁丁修表,甚至在深夜忙着为即将结婚的马班长打沙发……他好像什么都会,对谁都好,他做这些事的时候是心甘情愿、充满激情的,可总有人认为“好人就该做好事”,一切的奉献被周围的人视为理所应当,他甚至不能有七情六欲,不能喜欢林丁丁,他的爱和等待换来的只是林丁丁的惶恐、慌乱和恶心。后来,他被文工团开除,去了前线作战。也许他也曾恨过,可是在经历了许多生离死别后,他终究还是选择做回自己,做回那个善良的、热爱生活的自己。正如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多夫》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我想,刘峰就是这样的英雄。 萧穗子是现实中多数人的写照。她为自己没有郝淑雯的身世和林丁丁的气质而感到自卑,所以陈灿对她的一丁点好都足以让她忘乎所以,深陷其中。她甚至大清早跑去陈灿的帐篷前压腿,只是为了看看他,听他吹起床号……可是,即便不惜把妈妈买的金项链送给陈灿补牙,还是敌不过干部子弟郝淑雯的一句“我们门当户对。”她在深夜里含泪撕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歌,第一封情书。那些渐渐消逝在漆黑寒冷的夜幕里纷纷扬扬的白色纸片就像是在祭奠她逝去的爱情,随之而去的是她的芳华。影片最后,她与郝淑雯依旧如故,没有妒忌,没有不甘,一起为刘峰的遭遇而感慨。她是电影中接近完美的女孩,在她身上看不到自悲自怜,有的是聪慧、洞察力和同情心。我想,也许她早就洞察了一切,料到了和陈灿的结局,虽然终究难以自持,但最后也看似放得干脆,找到了内心的“平衡”。 “这世界上最多的,绝不是影视剧里美好的圆满结局,真正的生活是多数人碌碌无为度过一生,没有绝地反击。大多数人能在生命里完成的,不是如何成就非一般的辉煌,而是被命运迫使去卑微活着时也要努力乐观地坚持下去。”电影的真实莫过于它原汁原味地还原了这个世界,没有诋毁和恭维。整个过程就像是在和你平静地讲述一个故事,安安静静地看着你哭,等你哭完再接着讲。 被时代遗忘的悲凉透彻心扉,但人性的美好,却如一抹温暖的亮色,让人重获生活的勇气。电影的末尾,郝淑雯带着哭腔的一句“你敢打残疾军人?”不知温暖了多少人的心……

西南医科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333次访问,全刊已有111821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