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集体备课+实践教学
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

摘要:      廖斌  就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等提出三点要求。围绕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抓落实。要加强集体备课和研讨,推进内容、形式、方法创新;要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加强新入职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全体思政课教师协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局面。围绕“十四五”规划抓落实。要科学谋划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程改革“十四五”建设发展目标。要细化量化目标任务,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激励全体人员向共同目标奋斗,乘势而上全面争创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马克思主义硕士学科点零的突破。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落实。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全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持续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强化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建设指导和支持,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工作。“从解放战争看人心向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根本内核”……在西南医科大学,一场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教学观摩正如火如荼进行,这是学校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的一角。为把党史学习教育有效融入学校思政课,加强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学校进行了系列探索实践。聚焦教学谋划领导干部与一线教师集体备课加强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各门课程应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形成合力。如何才能实现?学校领导干部与一线教师进行了集中“攻关”。近日,在党委书记廖斌带头参加的一场备课会上,学校领导干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主任展开热烈讨论,共同商讨各门课程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思路、侧重点以及具体工作举措,形成了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主、多门课程渗透的机制。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侧重从历史维度,讲好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开辟六个党史专题,通过教师专题讲授、线上线下讨论、“一看一讲”教学实践等方式,坚定“四个自信”、厚植“三种情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侧重从理论角度,通过经典研读、社会调研、案例研究、热点讨论、疑点辩论、焦点追论等方法,将党史教育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到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史的五段论为依据,确立整体教学框架,注重党史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有机融合,注重从小视角讲出大主题,注重统筹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注重跟踪教学效果与教学反馈;《形势与政策》通过开设专题党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组织观看中央党校专题教育视频、开展主题征文活动,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做到五个“讲清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从展现优秀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的角度,主要开展“百年党史大家讲”微党课活动,鼓励学生讲述党史校史故事,传承学校红色基因,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校情。“这样的集体备课十分有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主任王虹感叹道。学校将通过教学示范、课堂督导等方式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打磨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的具体举措,切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落地见效。聚焦教学实践打造立体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思政课堂评价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学生的获得感。为提升学生获得感,学校还聚焦教学实践,在打造立体生动、入脑入心、学生喜爱的党史学习教育思政课堂上下足功夫。《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前往“鸡鸣三省石厢子会议”旧址拍摄“红色视频”作为课堂教学的生动教学资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展“百年党史大家讲”教学实践活动,《形势与政策》组织党政干部和一线教师同讲专题党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策划开展正能量情景剧……形成了全体思政课教师协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局面。学校还将党史学习教育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组织师生前往学校结对帮扶村、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开展“党史立心筑梦韶华”主题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以现场体验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党史。“近距离看到回洞桥村从省级贫困村蜕变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的巨大变化后,我对坚持党对一切工作全面领导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我的理想和信仰更加坚定。”2020届临床医学卓越医师班学生赖航参加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乡村大地化身教学阵地,把党史课开到田间地头,这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更生动更有说服力!”“思政课讲党史,既要抓好教室‘小课堂’,还要用好社会‘大课堂’。学院将继续统筹抓好校内外资源,用好用活各类课堂,立体生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晓利教授说。

“好人马大姐”如何以爱之名行育人之范?

摘要:从2001年到2020年,19载扎根学生工作一线,累计辅导了9个本科专业共6200余名学生,她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马大姐”、“马妈妈”;荣获“四川省名辅导员”、“四川省优秀辅导员”、“西南医科大学十佳辅导员”等60余项荣誉,她初心不改,坚持用爱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盘活“三位一体”离不开“马氏小心机”“‘学校—社会—家庭’是育人体系中牢不可分的铁三角,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这三方的培养教育。”马俊说。而辅导员,正是其中的纽带,以思政教育为引领,辅学生健康成长。在马俊辅导过的年级中,拿到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都有一张“爱心存折”,但存折里没有钱,而是学生在社区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的记录,谈及初衷,她表示:“学校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国家、回馈社会。”马俊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组织开展了“同郊风范传习”、“诚信一生”视频大赛、“模拟法庭”、“感恩晚会”等主教育题活动。她在班风学风建设中浸润集体意识,62个班级中24个获评学校优秀班集体,420个学生寝室有136个寝室获评学校文明寝室。她结合专业特色,为学生点亮理想信念,牵头成立中西医结合学院“大学生学习发展中心”,开展学业指导;组织成立中医经典晨读社和“博医源”中医学堂,指导学生开展学术创新研究;组织策划八段锦、五禽戏为主的中医导引术竞赛、黄帝内经知识竞赛、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竞赛等专业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夯实专业基础、树立专业目标、坚定文化自信;2007年起在毕业生中开设《航标灯就业指导》课并担任主讲教师,指导大学生就业和考研,特别是近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就业率高达98%,考研升学率达38.9%。在泸州市忠山公园,老人围坐成排,路过的群众驻足观望,时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原来,公共卫生学院的学生正在举办健康知识宣讲大赛。马俊组织学生定期集中在社区、公园、广场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养生教育和公共卫生知识宣讲等活动。2014年,马俊联合有关部门牵头在江阳区白招牌社区泸州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了学校首个校外思政教育实践基地。这里逐渐成为教师的科研平台、学生的志愿服务基地。“我们通过志愿活动教社区老人练五禽戏、八段锦,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对我们大学生来说能学以致用,服务群众,是我们的使命职责所在。”2018级中西医临床7班苏建裙感叹。如何更好地担当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马俊先在开学的第一场家长会下功夫,与家长初步交流、建立信任感。此后她充分利用各种契机积极电话联系家长,传递学校关爱,为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信任基础。马俊认为,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教育学生的同时还要引导好家长,即修正家长的教育理念。她反对对学生“逼”和“压”,主张以良好的沟通建立感情基础,深入了解他们的困惑与问题,对症下药,关注学生原生家庭,尽量弥补缺失的爱。“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是一份信任,是一份期望。教师理应对学生成长成才负责,对他们的家庭负责。”马俊说。同时,马俊将学生工作与学术研究相结合,论文《增强大学生党员组织归属感的策略与实践》荣获四川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19年优秀论文一等奖。为学生播种爱自掏腰包10万余元上学期末,马俊收到两套保暖衣,疑惑又惊喜,看了寄件人才知道是她资助过的一名学生。马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已经工作好几年了,这孩子也是想得周到。”十九年,10万余元,马俊人如其QQ名“好人马大姐”,看不得学生有困难。自掏腰包帮贫困学生看病、买学习和生活用品,帮交不起学费的学生数月奔走申请助学贷款,周末邀请家境困难的学生来家里改善伙食,坚持12年给一位因意外而去世的贫困学生家里寄年货……她的善举,在许多学生心中撒下了爱的种子。其实,这一切起源于马俊刚做辅导员时经历的一次触动。十九年前的一天,她在校园里看到班上一名男生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服在当保洁员,上前关心,学生面露尴尬,小声道,他每天抽出两个小时做保洁,一周赚10块钱作为生活费。后来了解得知,这个同学家境贫寒,未成年的兄弟姐妹多,母亲重病缠身,学费也是东家借西家凑。马俊在心里记住了这个坚强的贫困生,她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这些可敬可爱的大学生而努力工作。那时起,她开始高度关注贫困生,每天都会抽空去学生食堂了解学生每天的就餐情况,这样就可以对他们进行定向资助。“辅导员要尽可能全面了解学生”,马俊先从“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入手,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因人而异地进行关心、资助,指导学业和就业。她常对学生讲,“不管起点如何,环境如何,都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解决困难,使自己有一颗坚强勇敢的心,相信困难是暂时的。”被马俊资助过的很多学生都成绩优异,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路与生共友做健康成才摆渡人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是教育部对辅导员的要求,也是马俊的信念。冬天,她会观察哪个学生穿得单薄,然后把同学约到办公室,塞一堆暖宝宝给他,让学生注意保暖。每年,马俊都会组织学生会给同学们精心设计书签,内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学业祝福等,显目的标语加上活泼的配图,深受学生欢迎。此外,马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学校“红黄蓝”心理动态监测系统,建立“乐乐心理辅导站”,打造一间温馨舒适的小屋,作为心理咨询场地;同步开通乐乐心理辅导站官方QQ,定期推送心理健康科普文章和美文。从业以来,马俊接待心理咨询来访学生约1200人次,成功化解心理危机事件约100人次。19年来,马俊一直站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对学生的爱是最强大的动力。2016级中西医结合学院学生刘馨暑假在泸州做家教时住宿条件艰苦,马俊知道后就让她去自己家住了一段时间。“双选会”刘馨回校,知道她压力很大后,马俊特意抽时间陪她吃饭,晚上接到家里开导,离开的时候气温骤降,马俊专门找了一条秋裤让她穿走。刘馨说,“马老师对我们细细叮嘱、事事关心,是最亲切的长辈。”马俊对学生一视同仁,善于倾听,循循善诱,用爱感召,师生间形成了爱的循环——逢年过节,她的手机就响个不停,学生们纷至沓来的祝福让她觉得很幸福。2010级一位受马俊资助过的学生,每年的教师节都会以班级的名义给她发问候短信,十年如一日,从未缺席。2019年的一天晚上,在办公室加班的马俊突发胆囊炎,疼痛放射到肩背,无奈在“博医源”中医学堂群里求救,“呼啦啦来了一群‘小太医’,在‘老太医’们远程指导下,从头到脚各种手法全上阵,一个多小时后,疼痛消除了大半。”马俊心里暖极了。“谢谢马老师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一直照亮着我们。”去年11月,马俊告别中西医结合学院,提任为人文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学生们给马俊送来一份别致的“礼物”——所带班级全体同学手写的祝福,40多页装订成册。“看一次哭一次,真是舍不得那群可爱的学生”,马俊动情地说。“虽然我离开了一线学生工作,但我的心永远与同学们在一起。未来,我们将坚持打造学生工作特色,创新建设辅导员队伍,让每位辅导员都体会到这份工作的快乐。”对此,马俊很有信心。(文:李尘 罗琴 黄雅灵 张丽 严瑾)

西南医科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565次访问,全刊已有1115359次访问